发布时间:2025-02-19 15:30:05 阅读:7284
截至2024年,全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已突破50万家!这一“国字号”资质,不仅是企业技术实力的象征,更是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扶持的“金字招牌”。但2025年起,形势发生变化!国务院最新修订的《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明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将改由工信部主导,联合科技、财政、税务多部门联合审查,政策趋严、门槛提升! 一、高企认定当前形势 高新技术企业是企业发展路上的一个必备资质,也是国字号证书里相对亲民且知名度、认可度最高的一种。 日前,《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97号)公布,自2025年1月20日起施行。第三条。该条规定: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三条第二款中的“科技”修改为“工业和信息化、科技”。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三条第二款:《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由工业和信息化、科技、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商国务院有关部门制订,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施行。 意味着2025年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要由工业和信息化、科技、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共同制定。 二、高企认定发展历程 现有《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从2016年到2025年,已经执行了8、9年,在这期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呈现快速增加态势,从10.3万家增长到50万家,同时国家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因此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的修订势在必行! 2025年高企保有量预计45万家,新政策的修订又将会出现哪些新的评审规定呢?以下是一些预测,供大家参考!本文内容基于政策预测,具体请以相关主管部门正式发布的政策通知为准。 三、高企项目从严规划部分 1、客观评分体系的强化 2、知识产权评价指标的调整 3、研发活动(R&D)的严格审核 4、科技人员定义的细化 5、科技成果转化数量的合理化 6、成长性指标的多元化 1、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数量和质量双达标。知识产权是高企申报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认定评审的主要得分项。知识产权(自主研发、转让、受让)方面的工作需要在本年度内完成。 2、科技人员 ①科技人员名单,尽量统计所有符合条件的科技人员,指标不要刚好过线。 ②科技人员必须入职缴社保或个税183天以上。 ③研发组织架构完善合理,所设置岗位、职务清楚得当、安排合理。 3、研发费用 ①研发费用结构合理,对于不同技术领域的研发活动结构明细特征各有不同。 ②研发辅助账或专账规范合理,在年度审计报告、汇算清缴报告中进行披露,所披露数据保持一致。 4、高新技术产品收入 ①高新产品名称、合同发票规范,检测报告与产品说明要体现所定的高新技术产品。 ②高新技术产品(PS表)论述跟技术领域的相关性贴切,产品的核心技术、关键指标、竞争优势以及知识产权支撑突出,提升高新技术产品价值。 ③高新产品的佐证资料,除合同、发票建议提供第三方的产品认定、检测报告等来佐证。 5、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①由技术专家根据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总体情况和近3年内科技成果转化的年平均数进行综合评价。同一科技成果分别在国内外转化的,或转化为多个产品、服务、工艺、样品、样机等的,只计为一项。 ②科技成果转化的计算是按照一个成果对应一个转化,要想获得高分必须产生15个不同的科技成果,尽量多申请相关知识产权等;每个成果确认转化为不同的产品、服务、工艺、样品、样机、检测、查新、试用等证明。 6、研发组织管理水平 7、成长性评价 8、领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