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13 14:44:30 阅读:6142
数字化转型是锻强中小企业生存力、竞争力、接续力和发展韧性的关键一招,为中小企业实现业务创新、提质升级、降本增效、绿色安全等创造了更多可能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以专注铸专长、精益出效益、特色赢市场、创新谋发展,是我国优质中小企业群体中的“领头羊”,其数字化转型对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至关重要。 近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产业与规划研究所正式发布《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2024年)》。(文末阅读原文查看下载)报告围绕六个维度,系统分析了我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态势,总结经验并提出未来展望,旨在推动和赋能中小企业发展。 一、现实意义 转型关乎中小企业长远和高质量发展 中小企业积聚创新活力、蕴含转型潜力,是塑造产业竞争新优势、推动经济持续向好的微观基础。数字化转型是中小企业迈向“专精特新”的关键之举,关系实数融合大势和新型工业化大局,对于紧抓人工智能变量至关重要。 1.融入实数融合大势的现实需要 中小企业不仅是数字化转型的需求者、受益者,也是数字化转型的供给者、贡献者,是贯通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最后一公里”的关键主体。 2.支撑新型工业化大局的内在需要 实现新型工业化,企业要发挥主体作用,区别于传统的工业化,新型工业化是一场涉及生产理念、生产方式、生产空间和生产要素的范式变革。 3.加快“专精特新”发展的关键路径 前六批次“小巨人”企业中,信息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占比超14%;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数量位于各行业之首。 转型必要:数字化转型水平等级核心业务采用信息系统支撑等是“专精特新”的重要评价指标; 转型成效:超四成制造业“小巨人”企业实现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关键业务环节转型。 4.抢抓人工智能机遇的紧迫需要 企业数量上,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链上的企业数量超4700多家,前六批次“小巨人”企业属于人工智能领域的比例占比约8%。 技术趋势上:智能技术与工业知识融合加深,AI加速演变为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新工具; 应用场景上:走向全价值链系统优化,涌现出智能预测性维护、智能立体仓储等场景。 二、政策观察 转型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企业的自觉行动 近年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成为高频热词,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以及企业积极响应。 国际普遍重视,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成为策略优先级。国内全域统筹,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建起全方位保障体系。“点线面”一体推进,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迈向更高层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真正实现了从单个“盆景”向整片“风景”转变。 三、企业呈现四个转型特征 2024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对9400余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进行调查、对百余家企业开展入企诊断,发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展现出一些积极变化和新的亮点,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新挑战、新机遇。 特征1:转型预期兼有普遍性和阶段性,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对转型诉求焦点有所不同。 普遍性预期包括降本增效、精细管理、获客与变现、预测性维护协同制造等,尤为关心“投入产出比”这一指标;阶段性预期可划分为“基础信息化、应用数字化、全面系统化、智慧生态化”四个阶段。 特征2:转型投入以轻量级为主,近两成受访企业上一年度未开展相关投入。 从受访企业填报的上一年度数字化转型资金投入总额来看,有19.96%的受访企业尚未实施数字化转型,小于100万元的轻量级投入企业数量占比最多,达到40.12%;500万元以上数字化转型投入的企业占比约为14.19%。 特征3:转型环节集中在两个领域,沿着“微笑曲线”从中部向两端循序推进。 受访企业反映,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比较需要、且易完成转型的应用场景是资源集成、办公流程和生产执行管理。这其中,大部分制造业受访企业按照从“经营管理-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研发设计-运维服务”的优先级顺序依次推进。 特征4:转型成效存在行业分化,四成左右的受访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等级集中在3级。 处于集成级(3级)的受访企业数量占比为41.7%,17.0%的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处于规范级(2级)。——分产业类别看,资本劳动比越高(资本要表投入与劳动力要表投入的相对密集程度)的制造业企业,因流程更精细、环节更复杂、设备配置要求更高,迈入高水平数字化转型难度也相对越大。 四、企业转型催生新需求 中小企业数字化应用市场百花齐放,受访企业在各环节采用的数字化应用种类超过1800项。 企业转型展现人工智能新趋势。受访企业多在一些较为简单的业务环节都在尝试使用AI技术,技术成熟度高、市场需求广泛、应用案例丰富将是决定中小企业 AI 应用场景快速推广复制的重要推动力。 五、区域实践 当前,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从简单应用走向深度适配,从单一的技术改造走向综合的系统集成,从局部的试点示范走向全发力的新格局。域的规模化推广,从国家、省、市、园区层层发动、步调一致,形成“一盘棋”统筹、"一股绳”。 江苏省、浙江省、江西省、山东省、广东省、四川省等地以产业园区、产业集群为依托探索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新模式新路径。大力支持高新技术开发区、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区、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推进产业链供应链“链式”转型,加快集群、园区“面状”转型。 附件:(阅读原文查看下载)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