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05 15:36:07 阅读:5029
为贯彻国家、省关于稳增长、保市场主体以保就业保民生的决策部署,让纾困政策直达市场主体,实现惠企政策“应享尽享”“可享快享”,根据国务院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省政府《2022年“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和市委市政府有关部署要求,市市场监管局结合自身职能,制定服务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十条措施。
1.开展质量提升和品牌战略工程。省里从2022年起,连续三年开展质量强县评选工作(每年评选10个,每个奖励200万元)。重点培育滕州市、市中区,力争进入强县行列。组织开展全市“质量强市标杆企业”评选活动,按照市里有关奖励办法,分别评选出标杆企业3家,奖励30万元;个人3人,奖励5万元。完善枣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NQI)”服务平台建设,帮助598家质量、品牌建设重点企业入驻平台。开展小微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根据区域产业集聚实际,各区(市)分别确定10家以上企业进行重点帮扶。继续做好第二批“好品山东”企业遴选工作,对29家标杆企业进行重点培育。以“山亭地瓜枣”和“峄城石榴”等区域品牌为重点,成立专门工作组指导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的创建工作,做好示范区的申报创建,帮助示范区争取国家级50万元、省级30万元的资金扶持。
2.开展标准助企专项活动。从“6+3”现代产业体系骨干企业中选取70家企业,建立企业标准化需求清单和项目培育库,支持技术研发与标准研制同步开展。发挥《枣庄市标准化战略奖励办法》的激励作用,大力支持企业主导和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制定,分别给予100万、50万、20万的奖励。支持企业将研发的先进技术和专利转化为先进的技术标准,实现专利标准化和标准产业化的转变,增强我市龙头企业的行业话语权和核心竞争力。
3.深化政银合作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与中国银行枣庄分行、枣庄农商银行开展战略合作,精准高效组织银企对接,建立“科技金融创新服务平台”,共同推进服务方式创新,根据掌握的市场主体大数据,将信用、品牌和专利等方面不同优势的企业(个体工商户)精准推送优质白名单,为中小微企业量身打造19项普惠小微信贷产品,由金融机构定向开发“信用贷”“专利贷”等金融产品,今年计划为6500户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发放贷款30亿元。(1-4月份已完成3500家,10.2亿元)。从拥有发明专利的企业中推荐开展“知识产权贷”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力争为80家企业发放贷款突破5亿元。与枣庄农商银行联合开发“文明诚信经营户专项贷”,针对评选出来的文明诚信经营户,给予每户最高50万元贷款,且贷款手续简便、无需其他担保,给予聚合支付交易手续费全免政策,以推动更多的个体工商户参与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
4.严查涉企违规收费。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行动,清理规范城镇供水供电供气供暖等行业收费,加强市场监管执法,推动降低企业经营生产成本。会同市发改委等8部门开展“要素保障类政策措施”专项清查工作,聚焦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能耗指标、环境容量等要素,对2022年3月31日前出台涉及要素保障、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有关政府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其他政策性文件以及“一事一议”形式的具体政策措施进行集中清理和检查,着力破除妨碍要素市场化配置的隐形门槛和壁垒,以公平竞争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
5.清理规范转供电环节不合理加价行为。持续开展转供电环节的治理整顿,全市转供电价格在整治之前(2018年前国家未出台相应价格政策)平均1.3-1.5元/度,通过专项整治2021年全市转供电平均价格降到0.81元/度,在全省16个市中是价格最低的3个市之一。2021年全市减少终端用户电费支出约2000万元,约有6.2万个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能享受到降低电费所带来的红利。今年继续会同市发改委、枣庄供电公司开展清理转供电环节的不合理加价行为,梳理排查全市转供电价格高于0.92元/度的191家转供电单位(0.92元为规定的预付费标准,年终多退少补),进行重点清理,取消不合理加价,有效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6.优化注册登记办理流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聚焦企业和群众诉求,深化企业简易注销改革试点。允许除上市公司以外的各类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按规定申请简易注销,公告时间由45天压缩为20天。会同市行政审批局制定《枣庄市市场主体代位注销工作规范(试行)》,对因投资人死亡或丧失民事行为能力、市场主体或者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等已经注销或者被撤销,导致其出资或者管理的市场主体难以办理注销登记,可以由自然人继承人、上级主管单位等代为办理注销业务,解决部分市场主体注销难问题,提升企业注销便利度。会同市行政审批局等部门制定《枣庄市市场主体歇业登记实施办法(试行)》,对因疫情等原因造成经营困难的,可以申请暂时歇业登记,条件允许后可恢复经营。
7.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出台《枣庄市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和一般违法行为减轻行政处罚事项清单》,实行“不罚清单”制度,明确17个领域85项“首次不罚”“首次轻罚”事项,对非主观故意、无实质危害的案件不予行政处罚。实施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管理,支持信用修复,根据企业状态及时移出“异常名录”企业,修复“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动态“复活”市场主体。
8.加大知识产权“产学研”转化。以枣庄智能互联网小镇管理有限公司、山亭区豆制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和枣庄市知识产权服务业协会为重点,支持引导2-3家知识产权保护产业园区、“十强”产业协会等单位,争创山东省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每个省财政奖励10万)。引进中国发明协会产学研与金融合作分会建立枣庄工作站,服务枣庄市发明专利龙头企业和枣庄市“十大创新平台”“十大特色园区”。针对省级财政安排1亿元资金,对各市高价值专利培育、服务、创新等奖补政策,在全市遴选出200家企业分别建立“高价值专利培育企业库”和“专利质押融资重点企业库”,实施重点帮扶、及时申报。联合全市9家保险公司,选取500余家拥有专利的企业,积极推动知识产权(专利)保险工作,按照实际投保年度保费60%给予补贴。
9.加快医疗器械CDMO创新基地建设,推进医药产业快速发展。用足用活省药监局为我市CDMO创新基地设立的压缩审评时限50%以上、部分免临床等5项特惠政策,在医疗器械产品注册、中试、代工等方面为企业落地开辟绿色通道,利用好高新区、市中区产业园对申报成功Ⅱ类注册证奖补30万元、Ⅲ类注册证60万元的政策招引项目。支持威智、博源医药龙头企业加快创新药物、仿制药物的研发,帮助争取国家专项奖补政策的惠企落地。
10.突出推进“个转企”工作。坚持分类指导,准确掌握个体工商户实际生产规模和经营状况,将满足行业标准、规模标准、税收标准的个体工商户全部纳入转企升级工作后备库,推进“个转企”梯次培养,力争全市2022年新增“个转企”企业800家以上。